close
有一個女孩子問:
「甚麼是外邦人﹖」
有人回答說:
「外邦人,就是不為宗教發動戰爭的人!」
中世紀歐洲的宗教戰爭,其慘烈程度可謂空前絕後。綿延之廣,影響之深,罄竹難書。可能當時的人認為,為宗教而戰是神聖的,是神所喜悅的﹔但他們忽略了神另一條命令:「愛人如己」!於是在後人看來,他們無疑給留下被攻擊的話柄。基督徒的愛心歷史,蒙上了陰影!
基督教的信仰,除了有聖經可供閱讀之外,最重要的,是個人的行為,可供人觀看。如果邀請別人相信耶穌,只讓他讀厚厚的聖經,卻沒有活生生的見証﹔就等於一幅畫了花瓶的圖畫,能看不能用!
記得在神學院唸書最後一年,在迎新會上教授派了一篇文章給學生,題目是:「讀人」。敎授說:「讀書最容易,在任何時刻,任何地點都可以﹔但『讀人』就困難了!我們要學會如何『讀』人,又要學會如何被人『讀』。被人『讀』的第一步,就是要培養自己的靈德!」
生活有見證,就可以被人『讀』了。
你準備好了嗎﹖
默想:
1. 如何使我們的生活有見証 ﹖
2. 我們是否有資格被人「讀」﹖
馬太福音五章十六節:
『你 們 的 光 也 當 這 樣 照 在 人 前 , 叫 他 們 看 見 你 們 的 好 行 為 , 便 將 榮 耀 歸 給 你 們 在 天 上 的 父 。』
《心靈,早安!》滋潤心靈小故事 ~ 作者:葛文偉
全站熱搜